自2001年10月27日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》(以下简称《职业病防治法》)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正式审议通过,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。卫生部决定从2002年起,每年4月最后一周为《职业病防治法》宣传周。2022年“职业病防治法”宣传周的活动主题:一切为了劳动者健康。
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的方针。建立用人单位负责、行政机关监管、行业自律、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,实行分类管理、综合治理。
我国的职业病分为十类,共132种。
1、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(包括矽肺、煤工尘肺、石墨尘肺、石棉肺等19种);
2、职业性放射性疾病(11种);
3、职业性化学中毒(60种);
4、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(包括中暑、减压病、高原病、航空病、手臂振动病等7种);
5、其他职业病(包括炭疽、森林脑炎、布氏杆菌病);
6、职业性皮肤病(9种);
7、职业性眼病(包括化学性眼部灼伤、电光性眼炎、职业性白内障);
8、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(包括噪声聋、铬鼻病、牙酸蚀病等4种);
9、职业性肿瘤(11种);
10、职业性传染病(5种)。
来源:健康进行时
|